相关部门对蜜雪冰城立案调查!蜜雪冰城 3 家门店因涉食品安全隐患被停业整顿,35 家门店被限期整改,相关门店负责人被约谈……
(图片来自官网截图)
近日,有报道称蜜雪冰城部分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违规使用食材等卫生问题,引起一片哗然,并登上微博热搜榜。
5 月 15 日,蜜雪冰城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质量问题频发,官方约谈】
2021 年 5 月 14 日,蜜雪冰城接连 3 店曝出重大食品安全隐患,2021 年 5 月 15 日," 蜜雪冰城被曝篡改食材日期 " 的话题即登上了微博热搜,该条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 3 亿。
随后,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蜜雪冰城门店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责令 35 家门店限期整改,3 家门店立即停业整改,当场向 9 家门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对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问题开展行政约谈会,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及核心管理人员作为被约谈方参会。
行政约谈后,郑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将部署开展为期 1 个月的针对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专项整治行动。
据报道,按蜜雪冰城规定,门店的红茶、绿茶、四季春茶、奶茶、玫果冻、珍珠等半成品食材,从备制时间起均有规定的赏味期,过了时间应该 " 废弃换新 "。
而郑州永安街店,店员只更改 " 效期追踪卡 ",未见及时废弃过效期食材和换新。
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店里张贴的 " 效期追踪卡 " 长时间未经修改。
此外,在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有店员连续多日使用过夜的冰淇淋奶浆、奶茶,这些均不符合蜜雪冰城公司规定的物料储存标准。
涉事门店店长坦言:" 如果过了效期就倒掉的话,那得扔多少,谁愿意呀,及时更改时间就行了,如果气味和颜色有变化就真的不能用了,没变就可以用,过效期的还可以延用半天至一天,(改时间)也方便公司的检查。"
蜜雪冰城既然在 " 效期追踪卡 " 和 " 特料储存标准 " 上制作了公示牌,客观上就加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与食材安全的信赖,但前述这种阳奉阴违的真相显然是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擅自更改公示信息,不按标准存储物料,已涉嫌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了。
除了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和奶茶等材料,蜜雪冰城多个门店还存在柠檬表皮不清洗、店员徒手抓柠檬片、使用过夜切片柠檬、橙子,甚至徒手抓珍珠放入锅中,在不盖盖子的垃圾桶旁加工奶茶等问题。
甚至投机取巧般将切片鲜果叠杯存放,当天未能售完则连同杯子一并放入冰箱,第二天继续销售。
据氢财经发现,不小消费者表示,喝出过虫子或异物,收到的甜品也存在偷工减连和冒名顶替。不止在美团上差评连连,黑猫投诉上更是高达 581 条,而同期奈雪的茶投诉为 343 条,COCO 都可 333 条,乐乐茶 76 条,贡茶 62 条。
(图片来自美团评价截图)
如今已完成 IPO 前的最后一轮融资的蜜雪冰城,正鼓足劲向奶茶第一股冲刺,但如此严重的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却在蜜雪冰城的部分连锁门店里,几年如一日般地存在着,这已经不仅仅是压低成本所能解释的了,根源上还是迷失了初心,如果蜜雪冰城不彻底反思整改,那么食品安全造成的品牌印象恐怕会成为拖累。
【扩张迅速,管理不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于 2007 年开始连锁加盟事业,在 2010 年通过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后,开始大量开设直营门店,并开辟出 " 直营 + 加盟 " 的市场经营模式。
到 2019 年,蜜雪冰城已拥有约 7500 家门店,营收接近 65 亿元。
2020 年 6 月 22 日,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显示,"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量突破 1 万家。" 这也是第一家门店数量过万的茶饮企业。
快速扩张,必然导致加盟门店的参差不齐,让其在加盟门店食品安全管理和供应链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隐患,对加盟商的监管也不到位。
一位加盟商在知乎上发帖称,前几年公司的管理很不错,区域经理很负责,和加盟商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
但是近几年门店扩张得太快,管理跟不上,公司就采用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罚款,从此区域经理不再是朋友,而是噩梦。
他表示,区域经理一天几十条通知,必须回答收到,要是看了消息没及时回答收到,就会罚款 200 到 500 元。
而且,区域经理发的消息永远是命令式的,必须执行,不允许有疑问。有的店主不到半年就被罚了一万三。
而蜜雪冰城走的时候薄利多销,本来一个月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多少钱,为了应对这样的事,加盟商才想办法压缩成本。
据了解,很多加盟蜜雪冰城的人,现在都觉得这是块 " 烫手的山芋 "。
前几年是加盟蜜雪冰城最好的时期,那时有总部的政策扶持,门店也没有现在这么密集,投入 30 多万元,大概半年就回本了。
但是现在就算是在表现好的北方市场,最快也要一年半回本,有的要两年才能回本。
在去年坊间就传出蜜雪冰城完成 IPO 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 200 亿元,成为行业一匹 " 黑马 "。
据了解,蜜雪冰城在 2020 年年底完成了公司股权架构、经营管理上的一系列调整,公司名称由 " 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改成了 "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由元 60 万元增加到约 1.13 亿元;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由张红甫全部变更为张红超;公司性质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流量见顶,敌人环伺】
如今蜜雪冰城流量见顶,就在多元化方面寻求突破,2009 年,蜜雪冰城曾在郑州开了一家高端版门店,原料采用康派克奶浆,推出 " 高端冰淇淋 ",不过这家门店只是昙花一现,在挣扎了两年后就 " 关门大吉 " 了。
不甘心的蜜雪冰城在 2018 年再次试水,推出高端品牌 "M+",市场反应仍旧不温不火。
上升不成,蜜雪冰城只能被困于下沉市场。
而除此之外,同行业竞争者也是虎视眈眈。
为了赚钱,喜茶被迫向下打,推出喜小茶等亲民子品牌,均价下调 10 块钱左右,进军下沉市场,蜜雪冰城选择向上攻,推出子品牌 " 蜜雪 MIXUE",价格上浮小 10 元,积极拓展中端客群。
而 10-20 元区间最强者茶颜悦色也是来者不善,一时间,几大巨头都开始了高中低端产品的全线布局,利润也越来越薄。
内部流量见顶,外面敌人环伺,现在蜜雪冰城又触到食品安全最大红线,此次被相关部门责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整改,更像是最后 " 通谍 "!再有下一次,恐怕已不仅是被约谈整改这么简单了。
对于事件爆发后的客户流失,如果不尽快整改内部问题,对公司后续上市发展恐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蜜雪冰城这个庞然大物,恐怕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